24小时热线电话:0371-63605196
当前位置:首页>>工作流程

工作流程

2022-07-04 15:01:11   访问量:1364

古籍仿真复制

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

为促进传统典籍文化传播,有效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的矛盾,对具有较高内容、版本、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开展高仿真复制。

一、图像采集、扫描

图书扫描分辨率:600dpi

扫描色彩:24Bit 真彩图扫描

光学分辨率 600 dpi;扫描模式:彩色: 48-bit 输入, 24-bit 输出;灰度: 16-bit 输入, 8-bit 输出。

保存级别数字化成果技术参数:RGB 24 位彩色模式,图像分辨率不小于 400DPI,TIFF 格式,

不压缩或无损压缩。

扫描流程科学合理,注重文献保护。

扫描图像与文献原件对应一致、整洁、清晰,不得缺扫、漏扫,不得有因设备原因产生的色

彩坏点、锯齿及其他非原物所有的信息。

二、数据图像处理   

数据图像处理是在不改变原扫描数据图像的色彩、分辨率、格式、压缩等情况下进行。 处理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裁剪、拼接、修复、调色等精加工处理,使其达到与原件一致的效果。

dsc_6080.jpg

1、校正处理

对出现偏斜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,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进行旋转还原,确保古籍图像端正美观,防止出现颠倒错乱。

2、图像裁切

将校正古籍图像边缘外的非古籍部分图像进行剪裁处理,同时必须确保古籍图像与原件的完整性。

3、数据图像拼接

古籍在数据图像采集时不能进行拆解采集,完整的筒子叶被进行了两个单页采集,仿真制作必须对其进行图像拼接处理,拼接是书心题名、栏线、鱼尾等必须齐整,还原古籍原件的内容与样貌。

4、数据图像扩展

将拼接与古籍原件内容和大小一致的古籍数据图像进行等比例扩展,四边各扩展0.5CM,保证能够根据古籍原尺寸进行裁切装订。

成品色彩不出现偏色、跳色、光斑、 噪点等情况。

三、数据图像色彩管理

色彩管理主要是利用色彩管理软件及硬件对图像采集设备、 图像处理设备及图像输出设备进行色彩校准,实现从图像采集、处理到图像输出各环节间的高质量色彩匹配。 

dsc_6097.jpg

1、在对已采集数据图像处理前先行校色,并扫描保存色卡数据图像,以备古籍数据图像色彩的调试参考。

2、数据图像色彩管理对古籍数据图像偏色、跳色、光斑、噪点等情况,颜色与原件不一致,对不一致色块进行调补,并生成ICC特性文件,让图像文件在传输、打印中保持色彩的准确。

3、数据图像输出色彩管理根据古籍原件及数据图像色彩,调试选用喷印墨色。

4、仿真复制古籍叶面应能反映原古籍应有之颜色、保存状态(包括但不限于水渍、虫蛀、修复等现状 )。墨色应统一,依据色卡校对后的图片进行调色、印刷,保证每部仿真复制古籍均分别符合原古籍用墨特点。仿真复制古籍所用墨色应与原古籍一致,尤其是钤印、题跋、朱批或朱墨、三色、五色套印本等多色情况。

四、数据图像输出

1、宣纸选择  

古籍仿真制作可供选择的纸张种类繁多,确保善本古籍的形神,不同种类的古籍在仿真制作时具体根据其纸质要求进行选择。当原件纸张有多种颜色时,需再根据古籍原件的具体情况,选择合适的输出用纸:若原件纸张由于酸化褪色发黄,且页面只有黑色的文字,可选择对应颜色的相似纸张;原稿纸张褪色发黄且页面印有其他颜色的字迹图画,或纸张颜色为红色、绿色等其他颜色,若再选择与底色接近的纸张,就会出现其字迹图画偏色的情况,故此要选择白色或尽量接近标准白度(如淡黄色)的输出用纸,将偏色程度降到最低。要求用手工宣纸。正式宣纸有红星,汪六吉,桃记等;皮料纸有雁皮、构皮、楮皮、山桠皮、桑皮等;竹料纸有连史、毛边、玉扣、粉连、竹宣、元书等古籍仿真制作宣纸的宣纸。

仿真复制古籍用纸需采用与古籍原件纸质相近的宣纸、皮纸、竹纸等,复制品的颜色、质地应高度 还原,确保仿真复制古籍与原件形神一致。

2、图像输出 

 古籍数据图像的输出是仿真制作技术的关键,处理、校色的古籍数字图像输出成为新的纸本古籍,逼真地再现古籍原貌。输出设备最大打印幅面64英寸;最大分辨率2400×1200dpi;打印方式双TFP微压电打印头(使用智能墨滴变换技术);喷头配置:每种颜色大于1440个喷嘴。能够满足11色以上艺术微喷打印。

五、古籍仿真件的装订

1、纸张剪裁和齐栏

根据古籍的天头、地角、板框的尺寸对书籍进行裁剪,根据版心及鱼尾的位置进行齐栏,保证书籍形制与原件相同。

2、压平裁切

将齐栏的仿真古籍使用压书机压平整与打孔上纸钉,并把出血部分和毛边进行裁切,仿真古籍开本大小与古籍原件一致。

3、打孔订线

使用机器打孔,针眼较大,影响古籍美观。采用四眼手工装订,针眼小,使用古籍专用35g的丝线,处理更完美。仿真制作古籍的装订应遵循原书的装订方式进行装订。

4、仿真复制古籍装订

需根据古籍的天头、地角、板框的尺寸对书籍进行裁剪,根据版心及鱼尾的位置进行齐栏,保证复制古籍形制与原件相同。装帧采用手工折叶、打孔,需加纸捻,线装形式应与原书一致,绢布(平纹绢)包角,线装需用古籍专用丝线,颜色及粗细应贴近古籍原有颜色,并根据古籍

大小确定装帧边缘。

5、函套制作

籍装订完成后根据每套书籍的开本尺寸进行配套的函套装具制作,要求包角,绢布书签,深蓝色绫绢布函套盒,象牙骨签。

每部仿真古籍均需制作函套(函套制作样式需按每部古籍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样式制作)。函套制作选用行长书套与书盒两种,依古籍厚度选择适用的函套。实际操作规程依照《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》实施。

6、无封面古籍应加装封面

每部仿真复制古籍均需有封面题签。封面及封面题签应符合《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》。

7、印装质量要求

全书墨色统一,装订时无错页、缺页、脏页以及页面内容缺损等。按原古籍现有开本复制(调色、喷图)并装订(按古籍原有装帧形式)

二维码

最新成品